南宫相信品牌的力量

地址:湖北省黄石市阳高县民预大楼4966号

邮箱:admin@newtao.net

0898-08980898

手机:17734120262

产品四类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 > 产品四类
南宫相信品牌的力量-顺河退耕换来绿色嬗变
发布时间:2025-06-18 23:33:01 分类:产品四类 点击量:499
本文摘要:中国绿色时报8月23日报道(记者:杨平)走进四川省雅安市周河镇望鱼乡顺河村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:四周围绕的竹的海洋,青翠的竹林时时散发着竹叶的清香;竹林中蜿蜒的水泥马路两边,不时闪现出一幢幢崭新的别墅式楼房。

中国绿色时报8月23日报道(记者:杨平)走进四川省雅安市周河镇望鱼乡顺河村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:四周围绕的竹的海洋,青翠的竹林时时散发着竹叶的清香;竹林中蜿蜒的水泥马路两边,不时闪现出一幢幢崭新的别墅式楼房。这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着顺河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巨大变化。■发展竹产业,增收入2000年,顺河村全村竹林面积仅1996亩,人均纯收入约1000元。

到了2009年,顺河村的竹林面积发展到8000余亩,人均11亩,竹材总收入达到了296万元。全村人均纯收入5883元,其中林竹收入4074元,占人均纯收入69.2%。是什么原因让顺河村的村民放弃了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方式,而转变成现在的以发展林竹产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呢?顺河村原村支书张大平兴奋地把它归纳为三大原因:一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后,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,解放出来的大量劳力可以外出务工创收;二是国家对退耕户的粮食补贴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,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;三是通过实施退耕工程,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,沿河的荒山及坡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,水土流失面积减少,为林竹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胡芳云是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起来的种竹大户,现在有林地近70亩,其中50多亩是竹林。2009年他只间伐了1/3的毛竹林,就实现经济收入近2万元。■破解路难题,保畅通山区发展竹产业,运输是关键。

望鱼乡乡长杨明康说:望鱼乡是栽竹种林大乡,但经济效益却不明显,制约林竹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就出在路上。村道和林区公路不畅,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。

如何打破这个瓶颈?顺河村就是最好的例子。2000年,顺河村只有一条盘山小路,别说是运输竹材,就是村民日常行走都非常不方便,运竹的车只能到达顺河村的河对面。

要卖竹子,必须花钱请人把竹子背到河边,做成竹筏运过河,然后把竹筏拆了,竹子才能装车。李芝才是顺河村的种竹大户,家里有40亩竹林,说到从前卖竹的烦恼,他感触最深:卖竹子的钱都花在人工上了,栽的竹子虽多,却挣不到几个钱。长期以来,想修建一条运竹道路一直是当地群众的心愿。终于,在政府跟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2007年12月,顺河村3.07公里长的林区公路正式投入使用,村民们多年来靠人力运竹子的日子终于结束了。

每亩竹林的收入也由原来的不到1000元上升到2500元左右。2008年6月,顺河村完成了3.8公里村道硬化建设,全村4个组都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梦想。现在,大家不再愁运输的事了,只要把竹子砍好放在路边就行,一天能卖400公斤左右,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。说起这条路,李芝才脸上笑开了花。

如今的顺河村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,随处可见村民们砍竹装车的场面,宽阔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各个竹材采伐点,保证了这里的竹材能及时地运到外面市场去。■催生新职业,经纪人顺河村有8000多亩竹林,人均每年产竹量近5000公斤。如此大的资源催生了一种新职业竹材经纪人。他们自己垫资,先把村民的竹材集中收购,然后再成批地运到外面市场,这样既方便了村民销售,也给了竹材经纪人一定的利润空间,有力地促进了村民增收,还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。

据悉,顺河村目前共有20余人在从事竹材收购,种竹大户陈世颖就是其中的一个。他告诉记者,他家每年销售竹材收入近万元,但靠运输竹材的年收入高达10万元。顺河村依托退耕还林不断改变着全村的面貌。如今走进顺河村,到处可见金碧辉煌、别具特色的两层楼房。

仅2009年1年,顺河村就新有37户农户盖了新楼房,每户投入10万元-20万元。退耕还林让顺河村实现了绿色嬗变。


本文关键词:南宫相信品牌的力量

本文来源:南宫相信品牌的力量-www.newtao.net

地址:湖北省黄石市阳高县民预大楼4966号 电话:0898-08980898 手机:17734120262

Copyright © 2008-2025 www.newtao.net. 南宫相信品牌的力量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ICP备20921805号-2